
副食品中常被誤會的植物纖維
Jul 11. 2025
「爸比媽咪最擔心寶貝吃到異物!」
由於小寶貝的消化機能還不如大人,如果吃進肚子的食物受汙染或有異物,對小寶貝有很大的影響,相信爸比媽咪一定會對寶貝的「食安問題」特別留心。
副食品為了方便寶貝吞嚥,常會將食材切碎,並煮成半流質狀,因此不容易辨認食材的原貌,有些食材常常被爸比媽咪誤認為是異物,尤其是「植物纖維」最容易被誤會。
下方整理副食品中常見的植物纖維類型,讓爸比媽咪遇到時不用擔心~
常見被誤會的植物纖維
【芹菜絲、白菜絲】不是塑膠絲
葉菜類的蔬菜有著非水溶性纖維,通常以絲狀呈現,不溶於水且具有韌性。因此蔬菜在切碎烹煮時,這些植物纖維可能仍殘留絲狀型態,外觀跟塑膠絲非常像喔。
此外,由於纖維無法被人體消化,所以能增加便便的量,進而刺激大腸蠕動,而且吸附水分的纖維還能使便便比較濕潤柔軟,擁有「幫助便便順順排出」的功能!因此,如果爸比媽咪發現寶貝的便便出現植物纖維,這不是消化不良,而是正常現象喔!
【玉米膜、鷹嘴豆膜、米粥皮】不是塑膠片
玉米粒和鷹嘴豆是種子的一種,從外至內的大致結構由皮層(果皮、種皮)、胚和子葉組成。常被誤會是塑膠片的是皮層部分,是最外層透明無色的薄膜,也就是所謂的玉米膜、鷹嘴豆膜。
皮層主要的功能是不讓胚受外部損傷,將營養保護住,成分是可以食用的纖維質。在煮製過程中大多數的外膜都會化掉,但無法百分之百去除,所以還是會在副食品中看見喔。
至於米粥皮,是在烹煮米粥時形成的白膜,是營養析出的一種正常現象,成分為米粥中的澱粉,且富含營養,是可以食用的。
【米飯糠背痕、莧籽胚芽】不是小蟲子
米飯糠層背線是白米上常見的一條黑線,這是在碾米的過程中,糠層去除不完全留下的糠層痕跡。
稻殼需要經過碾米的流程,將稻穀脫殼,並去除糠層及胚芽,才會形成白米。在稻穀去除糠層前,就是所謂的糙米,將糙米上的糠層去除才會變成白米,因此糠層是可食用的。
傑西的米泥都是先用白米煮成粥,再打成泥,並非使用米精或米粉泡製,有白米的品項都可能會出現米飯糠層背線的黑點或黑線,爸比媽咪可以放心餵寶貝吃。
副食品中的莧籽也常被誤會是小蟲子,莧籽在煮熟後,會浮出像白色小圈圈的胚芽,通常能浮出小圈圈胚芽的莧籽表示食材很新鮮,這些胚芽不但能食用,還存有最營養的部分喔!
重點小結
參考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