傑西寶寶嬰幼兒副食品
寶貝食物過敏怎麼辦? 避免寶貝成為易過敏體質,飲食、居家環境是關鍵

寶貝食物過敏怎麼辦? 避免寶貝成為易過敏體質,飲食、居家環境是關鍵

Mar 04. 2024

寶貝4個月大過後,開始接觸副食品,但在這之前,寶貝只喝過母乳或配方奶,尚未發育完全的身體可能還不適應這些新食物,所以可能會有皮膚起紅疹、拉肚子等的過敏反應。

 

這個時候爸比媽咪們通常會問:寶貝是不是食物過敏了?食物過敏怎麼辦?今天就由傑西來幫各位爸比媽咪一起解惑吧!

 

常見的食物過敏反應有哪些?

我們可以先初步判斷是否為食物過敏,當寶貝吃完副食品之後2小時內發生的過敏反應就有高度的可能性是食物過敏所導致的,而食物過敏的症狀主要是以「皮膚」、「胃腸道」及「呼吸道」來呈現。當爸比媽咪發現寶貝有以下症狀就要留意喔!

 

【胃腸道】

腸胃道過敏是最容易被察覺的,也是過敏體質最早出現的症狀。常見的症狀有脹氣、拉肚子、腸絞痛、嘔吐等等,而且在換尿布時會發現,寶貝的肛門口有一圈紅紅的,即俗稱的「過敏圈」。

 

如何簡單辨別「過敏圈」和「尿布疹」呢?

  • 過敏圈

以肛門為中心,紅紅的繞著肛門一圈。

 

  • 尿布疹

大範圍分布,甚至整片蔓延到陰部、腹股溝。

 

【皮膚】

臉、四肢或身體出現了疹子、皮膚變紅或發癢。

 

如何簡單辨別「過敏紅疹」和「異位性皮膚炎」呢?

  • 過敏紅疹

通常來得快也去得快,建議可以用冷的濕毛巾敷在皮膚上減緩皮膚癢的狀況,只要小心別讓寶貝抓破,紅疹消退時是不會留下疤痕的,不用擔心破相喔!

 

  • 異位性皮膚炎

紅疹會分布在特殊的固定部位,例如:臉頰、皮膚皺摺處等,而且擦了具有消炎作用的藥膏就會好轉,不擦又變嚴重。


【呼吸道】

常見症狀為:流鼻水、打噴嚏、呼吸急促等。

 

若寶貝有氣喘病史,更要小心食物過敏引起的呼吸道過敏反應,若出現呼吸有雜聲、呼吸困難可能是窒息的前兆,一定要盡快就醫治療喔!!

 

在知道寶貝是食物過敏後,接下來就要找出這些致敏物是什麼。

 

找出會過敏的食物

提供幾項試敏方法及注意事項給爸比媽咪。

  1. 最初幾次選擇在家餵食,不要在托嬰中心或餐廳。
  2. 先嘗試低致敏性食物,寶貝建立耐受性後,再嘗試高致敏性食物,高致敏的食物有: 蛋類、大豆、小麥、花生、堅果、魚類、甲殼類。
  3. 從少量開始,並且一次只是一種新食物,以確認是哪一種食物造成不適,同時也能避免寶貝不適應。若無腹瀉、嘔吐、皮膚疹等過敏症狀,再逐漸增加量或新的食物,頻率可每3~5天嘗試一種新食物
  4. 寶貝的「食物過敏」不一定是永久性的,這次吃會過敏,不代表下次也會。爸比媽咪們可以自行斟酌,或改成少量多次給予,慢慢建立耐受性。
  5. 接觸新的副食品、更換奶粉牌子,這兩件事情不要同時進行。
  6. 無須刻意延後寶貝嘗試高致敏性食物,延後反而會增加嬰兒發疹成過敏體質的風險。
  7. 寶貝到抵抗力較弱,建議另外準備寶貝食物專用的刀具和砧板,且生熟食分開處理,避免食物受到汙染,食材也要留意新鮮度並完全煮熟,以免引起過敏。

 

嘗試高致敏性食物前,若寶貝有以下情形,應先諮詢過敏免疫專科醫師。

  1. 曾經對食物有過敏反應。
  2. 有持續性中度到重度的異位性皮膚炎,儘管已有治療。
  3. 寶貝的兄姊有花生過敏。
  4. 寶貝對該食物的血液過敏源測試呈陽性反應。

 

食物過敏怎麼辦

寶貝食物過敏的處理原則為「抓大放小」,若寶貝因吃了某食物而臉上出現小紅點,可讓寶貝休息1~2天再次嘗試,但若是寶貝進食後出現全身性蕁麻疹,則建議在2週內避免再次餵食該食物。之後嘗試仍出現蕁麻疹症狀,便可將其列入黑名單!

 

養成不易過敏的好體質

過敏體質會遺傳,建議先檢查爸比媽咪雙方家族的過敏病史。提供以下評分指數參考,若高於4分以上就是屬於過敏高危險群。

圖片來源: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《嬰幼兒營養與過敏預防指引》,23頁

要讓寶貝養成不易過敏的體質,無須刻意延後致敏性食物,多嘗試不同的食物,能幫助免疫系統去辨識不同食物的成份蛋白質,未來免疫細胞對於外來物質的排斥機率比較小,不易引發過敏。

 

寶貝階段較常對特定食物誘發過敏,隨著年齡增加,進而轉成異位性皮膚炎及呼吸道過敏(過敏性鼻炎或氣喘),這過程即所謂的「過敏進行曲(Allergy March)」。有一半的幼兒早期的異位性皮膚炎及食物過敏,後來也產生了氣喘及過敏性鼻炎。

 

因此,寶貝在出生後的1,000天內,透過合適的營養,如多補充有調節發炎反應功能的維生素C,因為過敏也算發炎反應的一種,同時進行試敏,以讓免疫系統排斥機率下降,幫助寶貝遠離發展成過敏體質的機率。

 

出生後6個月內:持續哺餵母乳,提升免疫系統耐受性

一般而言,寶貝可於4個月大後添加副食品,但具高過敏體質遺傳風險的寶寶則建議視情況調整餵食副食品。在6個月以前可持續哺餵母乳,母乳是哺育寶貝最好的食物,不易激發過敏反應,容易消化且可強化寶貝的免疫系統。

 

若無法哺餵母乳,建議可以選擇水解配方的奶粉,在具致敏性牛奶蛋白質的處理上,更適合高過敏風險的寶貝,而一般配方奶粉因沒有經水解處理,帶有較大的蛋白質分子,寶貝尚未成熟的腸胃道容易引起過敏。不同的水解配方奶粉效果各異,因此建議選擇水解費方奶粉前,先諮詢兒科醫師適合寶貝的配方。

 

無論是哪種配方奶,最重要的是安全無虞,應選擇經衛生福利部查驗登記許可的配方奶,相關核准可至食品藥物管理署查詢。

 

出生後6個月內:添加低過敏性副食品

在寶貝滿4~6個月後,即可開始添加副食品,此時應優先選擇低過敏性副食品,避免高過敏性食物。若要預防過敏,仍然需要進行試敏,不須刻意延後或避免試敏,這樣才能幫助寶貝未成熟的免疫系統有機會辨識各種蛋白質,降低未來排斥反應引發過敏的機率。

 

此外,應避免寶貝處在充滿灰塵、塵蟎及菸等過敏原的環境,妥善照料寶貝,以預防誘發過敏體質。

 

重點小結

 

參考資料

  1.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:兒童衛教手冊2024版
  2.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《母嬰營養關鍵1000天手冊》